在臺灣「官僚」二字似乎總和貪汙、好吃懶作、迂腐等負面詞彙有直接連結,事實上不僅僅是官僚,包含政治家、政客等字在大眾印象中經常都與這些負面形容脫不了關係,甚至大多數人都將這幾個詞當作一體。但這不過是在長期劣質媒體和民粹主義操作下造成的社會文化,實際上官僚、政治家與政客從來就不是同一個字,甚至有天差地別的意義。邱吉爾曾說:「政治家想到的是後代與國家社稷的未來,而政客想到的則是下一次選舉。」由此,政治家與政客的不同已經不言而喻。當然那些歷史的或當代的人物中,誰是政治家,誰又是政客,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至於官僚,則是指秉持著本身的專業,推動國家行政事務的群體,最簡易的說就是所謂「事務官」。然而官僚絕不只具這麼簡單的定位,真正的官僚是能夠成為在某個時代下支撐國家的偉大人物,就好像《官僚之夏》中所描寫的這些人物。

  戰後的日本百廢待舉,難以想像一個在戰敗時千瘡百孔的國家竟能在短短幾十年內一躍成為東亞最強大的經濟體,甚至在許多領域裡領跑世界。除了其民族有著外人難以參透的強韌性格外,國家之所以能走上正確的軌道,全是靠著一群燃燒生命,為了理想與廣大國民而不斷往前的偉大政治家與官僚。作者將真實存在的人物與歷史,透過小說的形式述說了一次,不僅讓世人看見不同於想像中的政治,更重要的是透過正向、熱血及振奮人心的人物性格喚醒在這個被一片低迷氣氛壟罩的社會裡,感受不到希望的大眾。讓大家想起推動一個時代前進所需要的那種信心、堅持,以及活力。

  主角風越信吾,性格剛正且固執。為了內心所堅持的理想能夠不顧旁人眼光,時時刻刻挺起胸膛往前衝,其擇善固執的程度甚至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也因為自己抱持的絕對自信,讓他對身旁的人事安排相當熱衷,一旦被認定為人才便會卯足全力將每個人放在最適合的位置。風越所代表的,是那個年代下保守與傳統的一派,在經濟政策上屬於振興國內產業的「國內派」。但這並不代表風越一派是守舊的,他們不過是踩著樸實的腳步,在固有的道路上穩健的做出改革與突破。然而即使官僚在理論上是能依循著菁英教育下的專業判斷自我決定國家動向的,但不同的專業間必定會存在衝突與妥協。政治家與官僚最大分界在於,政治家著重的是運籌帷幄的能力,必須要能在不同環境與條件下做出最佳決策,與各方協調互動以求達到集體的最大利益;官僚則是以本身的專業提供決策者客觀的判斷因子,並且忠實的在基於各方同意的基礎上推動國家機器運轉。因此馬基維利才會主張,君王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夠選拔人才。政治家與官僚的融洽合作才是國家強大的關鍵所在。然而在真實的政治場域裡,無論政治家或官僚,都不過是人類,必定會存在理想或利益的相互摩擦。主張經濟開放的玉木、片山等人便是與風越等「國內派」正面衝突的「國際派」,政治本身就是門協調與分配的藝術,即便是像風越這般的石頭性情,最終也不免在政治的角力中慢慢圓滑。從小說或歷史的情節看到現實世界,也許就能理解為何一個剛開始充滿清新活力的政治人物最終會背棄當初的精神,甚至漸漸走向墮落,與那些死氣沉沉的老政客融為一體。並不是放棄或背叛,只是發現了很多事不是不為,而是不可為。或許在整部小說中真正勝利的是一開始與風越站在一線,給予國內派改革意見,但最終在兩派的角力下成功獲得國際派青睞進而爬上高位的牧順三吧。

  即使看似風越等人為國為民的理想未能實現,但實際上日本還是在兩派的協調與融合下走出戰後的蕭條,站上世界經濟強國的位列中了。風越等人對於理念的堅持和努力並沒有被抹去,只是以不同的樣貌被保留在政策潛在的精神裡,而這正是整本書給予人的希望所在。或許在這個時代裡,埋頭苦幹,「無定量、無止境」的工作精神不再適合,但對於信念的堅持,像「木炭火車」般毫不停歇的衝刺仍是我們最需要的態度,也是點起希望之光的,心中的火炬。

18528789.jpg

戰鬥吧!就算到了體力竭盡的那一刻...也要為了人民的幸福奮力一搏!

arrow
arrow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