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的文化符號

  全世界最常被印在T恤上的臉孔,不是米老鼠,不是皮卡丘,而是切‧格瓦拉,一個被視為第三世界國家英雄的男人,在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結束後,他的臉孔、名字以及留下的故事,成了反抗權威,追求自由的代名詞,Alberto Korda所拍下的那張照片如今已成了一種文化符號,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圖像之一。就算你不認識他,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麼事,但你一定在某個地方看見過他的臉孔,也一定能感受到那張圖像背後散發的,或文藝、或政治、或哲學的氣息。

  直接描寫切‧格瓦拉傳奇的故事夠多了,文藝界對這個革命英雄的關注早就從他的故事轉變到格瓦拉本身所象徵的文化意義,無論那是代表對拉丁美洲的關注,或是將其解讀為革命象徵。《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光看標題還以為又是本在探討或崇拜切‧格瓦拉事蹟的小說,但實際上這是本借用了切‧格瓦拉文化符號象徵,對那些我們鮮少關注的國家,那些我們早已聽膩卻從未深刻感受的政治困境,有著諷刺、幽默描寫的短篇小說集。

 

淡薄卻具體的刻寫

  哥倫比亞、海地、緬甸、獅子山,這些地方似乎經常出現在國際新聞的版面上,有時候甚至躍升至頭版新聞,對大多數人或至少身處安逸世界的人們來說,關於這些國家的印象,不外乎戰亂、人權壓迫、經濟困境,但又有多少人,尤其在臺灣的我們,會真正對這些第三世界國家面臨的困境有更具體的感受?

  Ben Fountain用八個短篇故事,以一個個來到這些國家的美國人的視野來為這些困境刻劃出更生動的形象。來到哥倫比亞被叛軍抓住的鳥類學家,來到緬甸教軍政府領袖們打高爾夫的失意高爾夫球手,與海地神靈結婚的美國大兵…等等。面對那些讓西方世界人們摸不著頭緒,甚至覺得荒謬的文化差異及社會現象,Fountain筆下的這些人物散發出一種對現實世界的無奈感,他們沒有出現典型菁英主義對他群文化的嘲笑、嫌惡或批判。相反地,這些美國人因為自身的遭遇或失意,反而更能以一種近似感同身受的生命態度來融入這些國家的現實生活。

  作者並沒有針對這些國家面臨的經濟、民主、人權問題做出任何描寫,或至少並沒有用一種明確的寫法來表現,而是透過筆下主角的眼界以及遭遇,自然且富有思想引導作用的筆法述說另一個世界的樣貌。雖然沒有點出任何關鍵字,卻比我們平常接觸到的那些報章或新聞更能帶給人們深刻感受。八篇故事,八種地獄,沒有科學化的分析,沒有自以為大愛的人道主義,卻有最觸動人心,最引人深思的刻寫。

  而每當這些主角以為自己的對異鄉文化的期待能有所回應之時,殘忍而荒謬的現實總會跳出來賞給他們最熱辣的一巴掌。

 

被這個世界搧一巴掌

  當我們以為全球化與人道主義的善意終有一天能拯救這些貧窮世界的人民時,人性與政治的醜惡面卻會告訴你,資本主義與任何地方的權力高層會和平地坐下來,握著彼此的手約定好如何互相幫忙,在對方身上找到能皆大歡喜的利益所在。

  切‧格瓦拉掀起的全球革命風潮,就算已經像前述的一樣,在各種文化層面上都留下印記,可是幾十年過去,當初格瓦拉所走過的那些國家如今並沒有和當初的世界有多大差別。人們一樣痛苦,權力結構依舊穩固,我們以為革命可以帶來的改變並沒有將那些應該是上天賦予人類應得的權利還給人民,更諷刺的是,全球化竟然成了資本主義的領路人,為資產階級與第三世界的權力階級搭起協議的橋樑。結果,我們以為的善意竟然只是為了霸凌的一方增添幫手。

  以為是來救援的美國人,最後只是來與叛軍領袖洽談生意;以為聯合國部隊的優先任務會是人道救援,結果只是依著無情命令的迂腐軍人。作者筆下的一幕幕故事情節無不是對主角們的冷酷嘲笑,瘋狂而荒謬,卻也是最真切的現實。字句帶著黑色幽默,似乎在對讀者說:「看啊!你不覺得這很好笑嗎?」當然沒有人能真的笑得出來,因為這些情節雖然存在於小說中,但任誰都看得出來,一樣的事也正發生在真實的世界。或許作者這一巴掌不只是打在故事主角臉上,也同時送給了每個以為這個世界充滿善意的讀者。

 

革命的哀愁與美麗

  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不只是以其中一則短篇為整本小說集命名。切‧格瓦拉作為革命的象徵其實也代表了八個故事中的主角們最終的變化,只是這些變革並非出於自願或理想,而是面對現實的嘲諷不得不的反動。

  面對不熟悉的政治動盪,主角們有的表現出不在乎,有的表現出自利,有的表現出慈悲善意,有的則只是想盡快逃離,種種不同的心態總會在被現實政治打臉的震撼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原來,書名中切‧格瓦拉的革命意象並非用來描述這些第三世界國家,而是這些滿懷不同期待的主角們自身的變革。

  但與其說是自身心態的革命,不如說是一種在被壓迫至極限後所產生的瘋癲。就像拿起衝鋒槍的革命軍,其實並不知道勝利後應何去何從,只是在發現信仰的價值與現實牴觸後,不得不做出的反抗,因為若不挺身戰鬥,自己一直以來所信仰的理念就會變成笑話,那個期待的美好世界就會在一瞬間崩潰瓦解。

  雖然Ben Fountain寫出的八個故事充滿著滿滿的無奈,可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正標示著人類不同於動物的最高價值─信念。或許現實一再的告訴我們理想與期望都是徒勞,但人類最有趣的地方便是能夠頑強的繼續抵抗,繼續掙扎。因為人類擁有信念,信念推動人類活著,即使知道成功的機率只有萬分之一,可是為了不失去信念,為了繼續活著,我們仍會繼續對那些打擊信念的現實作出反抗,切‧格瓦拉造就的也許不是一個個獲得解放的國家,但卻標誌著一種哀愁的美麗─為了活著而革命,也因為革命而活著。

showLargeImage.jpg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量身打造好的地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切格瓦拉 班 方登 革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涼意 的頭像
    涼意

    吸血鬼的晴空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