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故事,一次溫暖。一個人物,一種心痛。

  張嘉佳的筆觸有一種文青特有的浪漫,適合在深夜睡前,傍著床前的暖色系小燈細細品味,故事雖短,卻能讓人帶著一種感動入眠,在閉上眼睛尋到自己投射在故事裡的影子。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當初選了那所學校?如果當初念的是xx系?如果那時沒結婚?如果和如果……。以上的這些問號是否都曾浮上你的心頭?人生中的每個十字路口都曾經讓我們猶豫上一陣子,即使我們已經駛離了當初那個路口好遠好遠了,依然會不時回頭望,想像著另一個轉彎處是否會帶來新的旅程,可惜人生沒有倒車檔,前面也不會有迴轉道,人生的另一個複本似乎永遠無法在現實中開啟。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明朝歷史有興趣的人,必定會聽過這本書,而要歸類這本書為歷史著作,似乎又有些不太精確。只要細細翻閱,不出幾頁就能發現,這本引用資料不輸學術論文的歷史書竟也能有小說般的高潮迭起。作者一邊述說歷史,一邊做出評議,這樣邊述邊議的筆法為讀者帶來一種震撼,超乎一般人對歷史著述的想像。

  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在整個明朝歷史中似乎不是什麼重要的時間點,但作者對這看似無關緊要的一年做了多方面、多層次的觀察,用獨特且極具科學化的理論剖析那年的大明王朝,讓世人得以用另一角度了解明朝的覆滅並不僅僅像課本上所寫的,官員貪腐、皇帝無能那麼簡單而已。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上有很多事情,看似荒謬而難以置信,卻都活生生存在過。看古代歷史可能沒有那麼大衝擊感,因為那年代離我們太遙遠,彷彿另一個時空的事。而近代史上那些瘋狂的歲月,則教人感受到一種似有似無的真實,明知那些風風火火離我們不遠,卻讓人更加難以想像,更加無法體會,也覺得更加可笑、可怖。

  1960年代的中國,一股破壞性的意識浪潮從政治面一路席捲而下,顛覆了所有人的生活,也改寫了人們對於原本該有的未來的想像。對知識分子而言,上山下鄉運動是一場超乎想像的風暴,他們被迫丟棄書本和紙筆,拿起鏟子和農具,走入那個他們從未體驗過的勞動世界。《沉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發狂的年代,主角孫小嬰在懵懵懂懂中被丟入勞動階級,她還來不及多做思考,就被迫在惡劣的環境和陌生的團體下尋求生存的道路。社會化是人類不同於動物的必經過程,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學習在社會中生存的方法。然而在那個年代裡的社會化,或者對知識青年來說的這種「再社會化」,是捨棄以往一切理所當然的思想、意識、生活及思考方式的過程。透過參與最艱難的勞動,消弭階級和意識形態差異,以最高壓的手段將每個階級的人們變成一個只擁有單一信仰,亦即毛澤東思想的集合體。將知識階級強行融入至工農為主的勞動階級裡,試圖讓他們在最險惡的地區裡學習到勞動階級的冒險、刻苦精神。結果是中國的科學水平在這段時期中成長遲緩,無數青年將青春奉獻給一個他們自己也不知為何虔誠的信仰,追求著與他們完全不相符的榮譽感而渾然未知,在以後的他們及外人眼中,那是個荒謬又悲哀的年代。有趣的是,也同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農村地區的平均知識水平被大幅的提升了,這是容易被人們忽略,歷史容易被誤解的一面。歷史沒有對錯,每個時代都只是一個意識推動的過程,真正能夠評論歷史的也許只有身處過其中的人們。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的推理小說之所以精彩,大多都在於推理過程的精妙,但這種精彩是建立在現實的合理範圍之上(即使實現的機率非常小),而伊坂的這部作品卻讓我見到推理小說的另一境界,僅僅將之定位為推理小說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狹隘了。跳脫推理小說的框架,在現實的場景裡加入奇幻風格的設定,幻想的程度卻又恰到好處地不會干擾到故事的進行,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六個短篇故事的最後,都讓人感受到一股真真切切的溫暖湧上心頭。

  死神千葉的工作,是在一星期的時間內觀察特定人類,並判定此人必須死亡或是繼續生存下去。他冷漠,甚至有些常識不足,唯一的喜好就是對音樂的瘋狂喜愛。雖然千葉不喜歡也沒興趣干涉觀察對象的生活,但為了得到更多足以判定生死的情報,他總會或多或少走入人類的日常當中。雖然千葉大多時候都對人類世界的事物沒什麼興趣,卻還是會對某些事物產生好奇,這種好奇是完全純粹,如同孩子般的情感,也因為這種好奇,使得他無法完全讓自己成為觀察者。從這個角度來看,千葉確實具備了「神」的特質,即使這個神是死神。不過作者適當的畫下界限,藉由死神的任務和特性設定,使得千葉不會因為死神的身分而對故事造成影響,讓幻想的元素與寫實題材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卻又不會相互干擾。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個成功企業家的故事、一句句振奮人心的標語以及充滿智慧的經營哲學。這些都讓你覺得生命滿盈希望和光芒嗎?別傻了,在現實世界,這些東西很可能都只是現代商業體系下似是而非的可笑文化罷了。

  露西‧凱勒薇(Lucy Kellaway)的這部作品,在小說體裁裡可說非常少見。透過一封又一封的簡訊及電子郵件,我們一步步拼湊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也漸漸看清主角馬汀‧路克穿梭於家庭、事業及生涯教練間的種種荒唐鬧劇。用書中的語言來說,這本小說充滿創新意TM!馬汀就像現代都會中數不清的經理人一樣,具有蓬勃的野心和誇張的自信。他從不認為自己有缺點,工作上急於表現卻又欠缺能力。一旦遇到失敗便將過錯全推給他人,在人前一套,人後又是另一個套,標準的一模兩樣。即使是對待家人,關於他本身的所有利益仍然擺在第一位,包含工作成就、子女學業帶來的虛榮以及他的辦公室外遇戀情。也許馬汀過度膨脹的自我是作者的一種誇飾描寫,但馬汀所象徵的卻是現實生活中,尤其是現代企業文化裏所充斥的一種傲慢。為了在險惡的辦公室競存遊戲中生存並爬上高位,現代人想盡辦法在臉上戴上各種面具,在那些對於追求榮祿上具有利用價值的人面前表現得阿諛奉承,極盡所能配合對方的嗜好,就為了討好對方(Google在這時成了幫助人不懂裝懂的好夥伴)。至於那些無法幫助自己升官發財的人,低劣的人品和傲慢的價值觀便顯得毫無掩飾了。最後,這些忙著追求事業高峰的人們變得自私、驕傲、貪心又令人鄙視。當有一天,秘密爆發(可能你的黑莓機或iPhone被偷),最醜惡的一面被發現,才發現自己什麼也得不到。可笑的是,這些人從來不會因此得到教訓,他們多到溢出來的自信心能幫助他們再度站起,然後重複鬧劇。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級英雄的誕生不見得要有什麼遠大的抱負或是悲劇的啟發,不像蝙蝠俠或綠箭俠那樣被家庭悲劇所激勵,有時候一個普通人成為超級英雄的開端來自一個意外,可能是被粒子加速器的爆炸波及然後就擁有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也可能被基因突變的蜘蛛咬了就開始能飛簷走壁;或者只是被一支天上掉下來的Iphone砸中腦袋?!

  不難看出奇機少年的故事架構,和主角湯姆最愛的電影《蜘蛛人》幾乎如出一轍。意外→獲得超能力→親友遭到壞蛋欺負→為了報酬而開始行俠仗義→發現英雄沒那麼好當→與大壞蛋的戰鬥並勝利。這就是標準的「蜘蛛人」式英雄劇本。也許有人要笑這老套了,不過你不得不承認,這種科幻故事永遠都使人著迷,永遠也不嫌膩。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和動物的差異,就在於動物沒有過去的負擔,也不知道未來的可怕。─尼采。

  可是當人類被過去所纏繞,又被未來的恐懼所侵蝕時,人性卻又顯得和動物的野性沒什麼分別。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以前不知道在哪裡看到一個特別的名詞─應用哲學。雖然沒有繼續深入探究這東西到底所指為何,但卻在腦子裡留下了一點思考空間。有應用哲學,那有非應用的哲學嗎?也許有人會說,哲學這東西不是本來就沒什麼應用的地方嗎?如果是幾年前的我,一時聽到這種說法大概會自大的露出鄙夷的表情或眼神吧,當然那只是種狂妄而已。其實大多數人大概都是這麼想的吧,也許包含某些哲學家可能都曾懷疑,哲學到底能應用在哪裡?

  這個問題一時難解。有時候總覺得,哲學像是空氣般的存在,平時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存在於每一個人類行為和思想中。價值觀、語言、行為模式……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句老話了,但又何嘗不是毫不間斷地在每個人的日常中體現呢?就像常見的黑幫電影一樣,夜行人生中的喬就是個典型的黑幫英雄,他殘忍卻不濫殺無辜,聰明卻從不陰險,鐵血中卻帶著憐憫和慈悲,即使這被他的同伴稱作軟弱或娘娘腔。

  法外之徒與黑幫份子,喬一直在這兩者之間游移不定,一開始他並不願承認自己跟那些地下世界貪婪的魔鬼們是同類,他只是不被世俗法律所束縛,卻並不是惡魔。然而到了後期,當他開始為惡魔賣命,甚至建立起自己的帝國,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早已無法接受過去的自己,他早就變成當初所不願承認的黑幫份子。

文章標籤

涼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